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公示》,记者从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获悉,本批次四川新增中药化学等14门国家级一流中医药本科课程。其中,线上课程2门,虚拟仿真一流课程3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7门,线下课程2门。
据了解,此次新增的课程中,线上一流课程为中药化学和郑氏推拿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包含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定量检测虚拟仿真实验、基于中医“肾阳虚证”蛋白差异表达分析的虚拟仿真实验和传染病护理思维技能一体化虚拟仿真实训项目;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有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中医英语、医古文、刺法灸法学、中医药膳食养学、社会医学等;而线下一流课程则包含针灸治疗学和药物化学。
记者注意到,在此次新增的一流本科课程中,除了郑氏推拿学属于成都体育学院宏泰,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属于西南医科大学外,其他课程均来自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作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最多的中医药高校,实现所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全覆盖国家级一流课程。
展开剩余58%“下一步,四川将聚焦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关键领域,强化课程内涵建设与前沿技术融合,着力打造更多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国家级金课,为培养中医药高素质人才、建设中医药强省和教育强省注入更强动能。”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宏泰
▲线上一流课程
▲线下一流课程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图片 胡瑰玮 省中医药管理局 编辑 曾雪柔宏泰
发布于:四川省盛宝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